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8月28日,由中央网信办主办、四川网信办承办、成都网信办等组织实施的“行走自贸区”网络主题活动四川站正式启动,由人民网、新华网、央广网、国际在线等中央驻川以及省、市主流网络媒体记者组成采访团。
8月28日—9月2日,市自贸办精心安排采访点位,统筹协调各落地区提前谋划,积极组织采访团走进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区域,通过实地调研、现场直播、云座谈等方式进行深入采访。
28日,采访团来到了成都天府新区片区,调研了中国-欧洲中心、成都对外开放展示中心、四川自贸试验区展示中心、天府新区政务服务大厅、天府国际基金小镇、四川自贸区法院、双流综保区和四川省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运行中心。当日下午,“行走自贸区”打卡成都国际铁路港,邀你“云体验”网络直播活动举行。29日,采访团来到青白江铁路港片区,调研了成都国际铁路港展示中心和亚蓉欧国家(商品)馆。
9月2日,“走进自贸‘云座谈’ 网络主题访谈活动走进四川”在线上举行,四川省自贸办副主任邓德雄、成都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容走进直播厅,接受了来自人民网、新华网等10余家中央媒体的采访,详细解答了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、制度创新、对外开放、法制建设、成渝双城经济圈等方面的问题。
采访团深入探访三年多来成都自贸试验区推动改革创新的实践成效,人民网发布《走进自贸试验区探寻“成都样本”》、新华网发布《走进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》、央视网发布《蓉欧班列让更多物美价廉的“洋货”飞入内陆》、中国经济网发布《四川自贸试验区紧扣国家战略目标 强化“首创性”探索》、央广网发布《三年“加速度”!四川自贸试验区“成绩单”来了》、中国日报网发布《成都自贸片区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改革成果遍地开花》、中新网发布《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制度创新高地 多项改革成果全国推广》、环球网发布《紧扣“四区一高地” 更高站位推动改革创新》等专题报道。中央及省、市主流网络媒体在各平台发布相关新闻报道300余篇,点赞成都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。
自2017年4月1日正式挂牌以来,成都自贸试验区坚持“大胆试、大胆闯、自主改”,围绕产业发展过程的“堵点、痛点、难点”,自主开展改革创新,不断提升对企业的吸引力。《总体方案》明确的155项改革试验任务除3项属于中央事权外,已完成152项,实施率达98.1%。探索形成430余项改革实践案例,其中,“多式联运‘一单制’”等12项改革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或学习借鉴。截至8月底,成都自贸试验区累计注册企业13万余家,注册资本1.9万亿元,其中外商投资企业 1568家,注册资本1292亿元。自贸试验区带动全市1-6月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230.9亿元,同比增长23.5%,为全省稳住外贸基本盘提供强力支撑。
中国—欧洲中心引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(UNDP)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项目等35个重点项目,已有德国巴伐利亚州成都代表处、挪威Opera中国区总部、英国纬图全球亚太总部等170余家国际知名机构和企业入驻。
天府国际基金小镇累计引入IDG、思佰益(中国)等金融企业647家,管理资金总规模突破5500亿,成功入选并荣获《哈佛商业评论》2018年度拉姆•查兰管理实践奖。
双流综保区大力实施“智慧综关”通关改革,通关成本降低约60%。2019年机场进出口通关时效均排全国主要机场第1位。2019年空港监管货值4729.1亿元,占全省69.9%。2020年1—6月机场旅客量全国第一,5月机场起降架次全球第一。
2020年1—6月国际班列开行1810列,同比增长40.9%,综合重载率97.5%,班列连接境外城市增至41个,境内城市增至16个。中欧班列(成都)开行978列,同比增长57.7%,综合重载率达95.8%,开行指标持续保持全国领先。
来源:改革指导处
原标题:《中央网信办“行走自贸区”采访团点赞成都自贸试验区!》